返回首页 > 专家专栏 >

何慧敏:我棒在哪里?——谈“鼓励”

2015-07-31 09:37 | 编辑: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 | 作者:何慧敏

分享到:

摘要:

成人们大多知道“鼓励”的重要,但我们时常会吝啬或不好意思将鼓励说出口,可能自己没有被鼓励的经验,或是生怕鼓励孩子后,会让孩子变骄傲,或是失去自己的权威性。

何慧敏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副教授,德国波昂大学哲学博士。

 

  我时常喜欢在公交车上、捷运上、餐厅内或公园里观察亲子互动,发现我们的父母很少与孩子说话,不知是父母累了,还是他们认为孩子小还听不懂,或是想反正讲了也不听,如果好不容易开口的话,大多是“命令、训示、指导、劝阻、禁止”的负向或否定话语,很少鼓励或肯定的语句。这让我想起二十几年前,自己帮德国朋友带孩子的经验,这位朋友有两个儿子,两人相差6岁,我时常到他们家与孩子玩,通常我会找话题跟他们说话,或参与他们喜欢的游戏(如桌游或与邻居孩子们一起玩马戏团的表演)。有一次我必须同时照顾两兄弟,7岁左右的哥哥建议我们可以沿着住家附近的小溪走,散步一下,我刚好也还没走过这条小溪,所以就推着弟弟坐娃娃车,带着哥哥沿溪边散步,哥哥似乎很熟悉这条小路,不久哥哥就试图爬上一棵树,越爬越高,看得我很紧张,就开始“劝阻”他:“不要再上去了!这样很危险,你赶快下来!”但他很有自信的回答:“你看!我可以的,没问题!”后来他也顺利地下来,我好不容易松了口气。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的反应好像跟我观察到的父母没有太大差别,我也只是一味的阻止、否定孩子,其实我应该肯定鼓励他,并表达自己的担心说:“你爬树的技巧很好,你都知道手要抓哪里,脚要踩哪里比较安全,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心,请你小心点!”

  其实,成人们大多知道“鼓励”的重要,但我们时常会吝啬或不好意思将鼓励说出口,可能自己没有被鼓励的经验,或是生怕鼓励孩子后,会让孩子变骄傲,或是失去自己的权威性。老一辈的父母听到他人“称赞”自己的孩子时,时常“客气地”回答:“哪里,他没有那么厉害啦!”或是“还好啦!这本来就是他应该做的。”如此,孩子听到的讯息是”我努力半天,爸妈好像还是不肯定我!?还没达到他们的标准吗?原来我不怎么样!”然而,我们也时常听到父母或老师对孩子说:“你好棒!你很厉害!你好乖!”但这只是表面的称赞而已,还不是真正的鼓励,孩子到底是棒在哪里?哪里厉害?怎么乖法?成人表达并不清楚,孩子也会一头雾水,或是感觉“要有价值,我必须符合你的标准,让你高兴”,孩子无法从成人的话语学习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力、努力与进步,进而相信自己、看重自己。

 

  亲子教育专家Rudolf Dreikurs(崔克斯)非常强调“鼓励”的重要,他认为,鼓励对孩子来说就像植物需要的水和阳光。鼓励的特性与可能结果是:

  1.着重于孩子具有建设性、管理生活的能力,孩子会有自信,且知道自己被信赖,因而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2.重视内在评量,孩子会知觉到,自己对自己的观感与评量是最重要的,从而学习判断自己的进步,并自己做决定;3.看重努力与改进,孩子知道自己不必是完美的,但努力与改进却是重要的,孩子因而学习接受自己与他人的努力,而且会想完成工作或目标;4.肯定个人禀赋、贡献,并表达欣赏接受之情,孩子会知道他的贡献受到关注,他是被接受与欣赏的,孩子可以学习为自己与他人的特长或成功感到高兴。

 

  张英熙老师在“看见孩子的亮点”书中鼓励大家在生活中实践“鼓励”,并介绍五种鼓励语法:

  1.肯定特质与能力的鼓励 = 指出特质或能力 + 描述实际的行为表现或具体事件

  例句:你真是个有爱心又热心的孩子,愿意跟妈妈到老人院当志工,帮忙分配菜饭,并且说精彩的故事给阿公阿嬷们听。

  2.指出贡献与感谢的鼓励 = 孩子具体的行为 + 该行为带来的影响

  例句:今天吃完晚饭,你主动帮大家把碗筷和盘子收到厨房,并且把餐桌擦干净,谢谢你,这样爸爸就能很快完成饭厅与厨房的清洁工作。

  3.看重努力与进步的鼓励 = 描述孩子的作品或表现 + 指认孩子努力与进步

  例句:最近你很认真地练习拍球,已经可以一口气拍50下了,而且你控制球的技巧越来越好,球的高度与速度都很稳定,进步好多。

  4.表示信心的鼓励 = 陈述支持信心的客观证据 + 我相信

  例句: 三岁小孩要自己穿衣服扣扣子很不容易,最近每次出门你都会试试看自己穿衣扣扣子,我相信你很快就能学会。

  5.传达接纳与认可的鼓励 = 描述孩子具体的行为、表现、情绪、图、态度与兴趣

  例句:你很兴奋地拿着你的画画作品,又唱又跳地来找我!看起来你很想和我分享,你一定很满意这幅画啰!

  父母或老师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五种语法,当然需要练习。但是,有一些建议我想在此提醒孩子身边的重要他人:

  1.要对孩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亲子互动过程中,例如帮孩子洗澡、喂食、一起做家事、一起玩面团烤饼干、共进晚餐、共读绘本、玩桌游、打球、爬山郊游等活动,都是了解孩子的好机会,所以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与孩子互动的机会。2.学习观察孩子的行为与表现,发掘孩子的特长与能力,肯定孩子的贡献,看重努力,强调过程胜于结果,并且告诉孩子,孩子即是透过成人看到自己的优点、特质、进步与能力,进而逐渐建立自我概念、自信与勇气,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并感受到关爱。3.学习具体描述孩子的行为与表现,从上述的五种语法可发现,不论运用哪种语法,每种鼓励都需要具体描述行为,也就是鼓励的话语是有根据的,孩子才能知道哪些行为是受到肯定,也了解他的行为带来什么影响,他就会逐渐朝此正向方向发展。4.练习增加自己的“形容词”词汇,特别是正向的词汇,而不是只有“好、棒、厉害、赞”因为这些词汇不够具体,而且孩子听久了会觉得“你在敷衍我”。平时多注意一下自己使用的“词库”,增加其多元性与丰富性,不仅增进语言乐趣,也可强化亲子正向关系。

  希望孩子身边的成人都能多鼓励孩子,学习看到孩子的亮点,协助孩子认识自己、发挥潜能、激发勇气、相信自己。相信孩子会更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亲子关系也会导向幸福。

 

(原文发表于台湾“教育部”家庭教育网)

 

活动预告

拼音大冒险,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学拼音 | 童时游戏会(优加专场)
万圣节尼尔斯带你游瑞典 | 童时游戏会亲子活动火热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