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聚焦热点 >
摘要:
昨日,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个好日子,因为家里的娃娃开学啦!但比起孩子们在家的闹腾,其实,更让家长们烦恼的,是另一种不分季节肆虐的“病”——拖延症。
因为拖延症的存在,不少家长在开学的前一天还坚守在“盯孩子赶作业”的岗位上:
我儿子的拖延症,从小学第一天有家庭作业开始,已经3年了,越来越严重,被罚“不许吃饭”“不许玩游戏”都没用,如果不是他爸真的会揍他,还有我天天“监工”,肯定玩完。
上学期,兵荒马乱地熬过了狂赶寒假作业的开学前三天,我们要求他写“保证书”,保证以后作业都要提前完成。可是刚开学,“保证书”墨迹未干,每天的作业就要磨蹭到晚上9点甚至10点。
听过这个满脸愠怒且火急火燎的妈妈的申诉,我问:“你觉得,你们俩有拖延症吗?”
“嗯……有一点吧,他爸也有,比我严重,我都是不那么着急的事情才会拖一下,他能把火烧眉毛的事情都晾着。” 突然醒悟,“啊!拖延症还能遗传呀!”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由两个拉丁词根合成,分别为 “Pro” 和 “Cras (crastinus)” ,“pro”意思是“向前”,而“crastinus”的意思是“明天”,合起来便是“向前推到明天”或“以后再做”。
一般而言,“拖延症”指的不仅是一种行为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是近二十年的事情,国内研究总体还比较少。
心理学上的“拖延” 指的是当事人明明知道某项任务是必须完成的,但是故意延迟该既定任务的执行,哪怕他明明知道不完成的结果是情况会变得更糟。
例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课后作业需要尽快完成,但是却故意拖延至上课前一天晚上或者当天早晨。有的甚至在老师检查的时候还没有完成,还有的假期作业会拖延至马上开学的前几天才开始异常紧张的完成,这个时候完成作业很容易偷工减料,以至于作业的质量差强人意,甚至助长了同学之间互相抄作业的不良风气。
这种现象在成年人中也很普遍,当一个人在面对生活或者工作中必须完成的事情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时,心理上总是习惯于有意或者无意的回避,从不主动及时处理或者解决,而是找各种借口拖延时间,如果这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那这个人就可以初步认为患上了“拖延症”。据美国和加拿大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拖延症相当普遍,70%的大学生对待学业具有拖延的问题。
拖延症产生的因素
拖延症作为一种普遍说法,并不是一种临床诊断的“病症”。美国德保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oseph R. Ferrari认为拖延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是目前为止它还没有被纳入精神疾病体系。作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现象,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
生理学因素
是否拖延取决于大脑两个不同区域的较量,大脑的前额皮层负责大脑的执行功能,比如制订规划、集中注意力以及控制冲动等,它能够减少其他脑区的刺激造成的注意力分散。根据进化得来的适应机制,负责人类基本情感的大脑边缘系统则倾向于让大脑处于舒适区,享受当下的简单和快乐。如果前额皮层不活跃,会影响大脑过滤干扰的能力,从而导致分心,并降低对事情的管理能力,从而使拖延变得严重。
解决之道
研究表明,定期运动,合理的作息时间,科学用脑,参与动作游戏等都可以帮助改善大脑前额皮层的功能。
心理学因素
(1)完美主义心理
按照Joseph教授的观点,某些拖延行为并非拖延者缺乏能力或者努力不够,而是其完美主义心态或者求全观念使然。这种拖延是想寻求更完善的解决方案,给人造成假象,表明自己不是没有能力完成而是没有去实践。
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也喜欢将学习任务拖到规定的时间结束前才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完美主义倾向所致。
(2)自卑心理
自信心不足,以往完成的任务总不能使自己感到满意,或者不能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得到肯定和表扬,从而对自己感到失望,内心对自我能力的评估越来越低,以至于下次再有学习任务甚至是去上学,都拖着不想去做。
这类孩子容易自我否定,抱着“反正也是做不好”的态度,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容易产生拖延行为。
(3)逃避心理
恐惧失败,甚至也害怕成功,但实际上非常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逃避心理表现为:有些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就不乐意完成他布置的作业,或者最后才勉强完成;有些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对学习不满意,以致于提不起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因为在某门功课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取笑,从此后只要上这门课,就不愿再参与讨论活动,甚至对于老师的眼神都要逃避,这门课的作业更是不想做。
(4)负面情绪
美国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心理系教授James Mazur认为拖延是“与自我控制对立的冲动”。有些负面情绪比如沮丧、焦虑、压力等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缓解,情绪低落也需要调整心态,这都可能降低自我控制的水平,从而导致拖延。
解决之道
对孩子的拖延症有足够重视,注意观察并深入思考孩子产生拖延行为的原因,弄清楚原因才好对症下药。
切记生气打骂对问题解决没有太大作用,按James Mazur教授的观点,如果家长冲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发火,这种做法容易引起孩子的焦虑和压力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及其自我调整会降低自我控制的水平,从而不但于解决拖延症无益,还会导致更严重的拖延。
社会环境因素
一个人所在的社会环境和组织,对这个人的做事习惯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制度不够完善、职责不够明确、赏罚不够合理、考核不够严格,就会成为拖延症产生的“温床”。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是学校和家庭环境,如果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拖延行为没有采取恰当的措施都会让“拖延症”成为“顽疾”。
解决之道
至少在家可以分区——玩乐与学习区域分开,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学习角”尽量简洁干净,帮助孩子减少学习时的干扰和分心。
测测你的拖延症
请大家做个小测试,看看你或者孩子的拖延症目前在什么“段位”。如果小朋友已经能读懂题目,不妨一起来做题,毕竟学习和成长是他自己的事,说不定他也很着急想解决;如果有必要,你们还可以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共同战胜拖延症。
本文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谷婧原创,授权“向日葵国际教育”独家发布。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公号转载,请发邮件至nc-jtjy@xhd.cn获取授权。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