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教育观察 >

在大自然中“野蛮生长”的孩子,为什么更快乐?

2020-12-07 10:32 | 编辑: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 | 作者:

分享到:

摘要:

前几天,看到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了几张带孩子去郊区农场体验生活的照片。照片中,朋友四岁多的孩子蹲在地里,手里拿着工具,开心地挖着地里的娃娃菜。

跟朋友聊起这几张照片,她说那天孩子的表现让她很惊讶。从没干过农活的孩子那天没叫苦,没喊累,中间休息时也只是简单喝了几口水,擦了擦头上的汗,然后就又继续挖菜了。期间,还时不时地大声喊:“哇,妈妈,我又挖出一棵,太神奇了!”直到“收获”了满满一小推车娃娃菜,孩子才心满意足地放下工具。中午吃饭时,孩子还不停地问她种子是怎么发芽的,又是怎么长成一棵菜的。

朋友说,那天的经历让她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少带孩子来户外感受自然了。

其实孩子天生热爱自然里的一切,大自然就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童时电台”正在播出的有声节目《绿山墙的安妮》中,小主人公安妮就是一个热爱自然的孩子,她每天都会在绿山墙农舍附近的树林里玩耍,她与小溪交朋友,听小鸟的歌声,与万物说话,可以说安妮就是在大自然中“野蛮生长”的孩子。大自然赋予了她乐观开朗的性格,也赋予了她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和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妮的学习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不过对安妮来说,在户外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非但没有耽误她的学习,反而能让她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暂时解放出来,舒展身心,以更加充沛的状态去迎接以后的学习任务。

看到这儿,也许不少家长会说:给孩子报体育类的课外班同样也能让孩子舒展身心,而且还能锻炼身体,又节省时间,不比外出爬山、野营之类的户外活动性价比高多了吗?

只是,孩子仅仅参加室内运动就够了吗?

 

 

“自然缺失症”正在危害孩子们的健康

作为家长的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会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情绪控制能力等等,我们买来各种育儿书籍和网络大咖们推荐的各种绘本,希望从书本上获取育儿方法,希望用书本来滋养孩子的童年。在寻求各种育儿方法的道路上,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去学习,却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老师——大自然。

不知您是否听说过“自然缺失症”?这是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2005年的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的一种现象,它是当今社会中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作者: [美] 理查德·洛夫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些问题包括:对大自然不尊重、近视、肥胖、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调节能力差和环境适应能力差等。

想一想我们周围,多少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戴上了眼镜,多少孩子因为肥胖引发了身体健康问题,更不要说随着学业压力增大而引发的一系列情绪、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少都是因为孩子缺乏户外活动所致。

以儿童青少年近视为例。不少研究都指出,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的减少以及学业负担的加重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而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预防以及控制的作用。

当然,为孩子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增加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不仅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孩子更快乐

好朋友叶子有一个人人都羡慕的儿子,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性格开朗,大家经常开玩笑说,她的儿子就是人们口中典型的“阳光少年”。向叶子姐讨教育儿秘诀,除了给孩子多读书、做孩子的榜样等等这些我们经常听到的方法外,叶子姐还着重提到了“要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儿”,让孩子接触大山、溪水、树林、花香。

突然想到叶子姐的朋友圈,几乎每周都会发带孩子出去游玩儿的照片,不是去京郊爬山,就是在北京各大公园散步。用叶子姐的话来说:看多了大自然的包容万物,自然能让孩子心胸开阔,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这比又会了一道数学题重要多了。

想想绿山墙的安妮,好像也是这样,因为经常在树林中玩耍,所以总是能发现自然里美好的一切,这样美好的发现让安妮非常快乐,与这些美好与快乐相比,生活给予她的苦难仿佛不值一提。

 

那么,为什么经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孩子,会更快乐呢?

大自然为孩子提供了天然的休息场所

心理学上的注意恢复理论认为,人类有两种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一般指向特定的注意对象,需要努力和消耗大量精力才能保持,例如学习、工作。无意注意,是指自动发生的、无须努力的,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注意。当我们启动无意注意模式时,有意注意就可以得到休息和恢复。

而由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一直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对自然怀有与生俱来的向往,因此人们在大自然中的行为,如欣赏优美自然景观、聆听大自然中的风吹鸟鸣等,大部分都是在无意注意的状态下完成的。

通俗点来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就是我们放松身体、愉悦身心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长期处于学习、工作这些高负荷的状态之后,在大自然中走一走就会有一种再次充满力量的感觉。

对于成人来说,这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很有必要。由于年龄、心理、身体发育与成年人的不同,他们更需要在学习之余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让大脑得到休息。这样,才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后续紧张的学习。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孩子更有勇气和信心

儿童早期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有尝试危险和刺激的天然心理需要。而大自然,正是为孩子提供了满足他们这种需要的天然场所。在家长确认安全的情况下,跨过一条小溪、搬起一块大石头,走过一座独木桥、爬到一座山的顶峰,都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到“挑战自我、探索自然”的快乐,而感受这样的快乐、体验这样的“危险和刺激”,正是他们建立信心、探索自我、获得勇气的方式。

大自然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诗人、作家蒋勋说:“玩,可以说是一切学问的根本。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

有人说,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在这间教室里,处处看得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创造力的学习素材。春天刚从土里探出头的小绿苗,夏天午后爬在树上开演唱会的鸣蝉,秋天在空中跳舞的落叶,冬天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被子的白雪,脚下踩过的土地,抬头就能看到的蓝天,所有的一切都能赋予孩子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记得有一次,我带三岁的儿子去爬山,爬到山顶,正值中午,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抬头看,有些刺眼。儿子不自觉用手挡住了太阳,可还是有几束阳光透过他的指缝射了下来。

“妈妈,你看!”儿子突然说道。“这个太阳又大又圆!还有好多头发!”

“头发?”我没理解儿子的意思。

“是啊!你看,太阳的头发从我手指缝里伸出来了,轻轻的,好暖和!”儿子的话让我有些惊讶。

“啊,头发变粗了,变成了好多吸管!”

“哇哦!快尝尝,太阳是什么味道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儿子说阳光变成了吸管,但我还是决定顺着他的意思往下说。

只见儿子使劲儿吸了一口气:“是苹果汁的味道,甜甜的。”

“为啥是苹果汁啊?”

“因为太阳就像一个大大的红苹果啊!”说完,儿子便开始大笑起来。

那时的我就在想,如果那天没带着儿子爬山,是不是就没机会听到他这么精彩、有趣的想象了?

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可我们却总是忽略了那个最简单的让孩子既快乐、又有所获的教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说:“教育离不开大自然,在那里,儿童会生长出无限的可能性:诗人、画家、音乐家、哲学家。”

和孩子一起去大自然中看一看吧,让孩子像安妮一样去发现大自然中美好的一切吧,相信那个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孩子,也会带给作为家长的你,不一样的惊喜。

*本文由童时故事编剧豆豆姐姐原创,“向日葵国际教育”经授权发布,欢迎分享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向日葵管家:xhdjtjy,申请授权!

更多《绿山墙的安妮》伴读文章

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就是不懂得感恩?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一定要有朋友?

那个“犯错”的孩子,有时特别委屈

活动预告

拼音大冒险,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学拼音 | 童时游戏会(优加专场)
万圣节尼尔斯带你游瑞典 | 童时游戏会亲子活动火热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