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教育观察 >
摘要:
孩子们在桌上看到了一个糖果盒子,打开后却发现里面装满了铅笔。虽然他们在看到铅笔时会很惊讶,但如果你问他们,“其他人会认为盒子里有什么”的时候,你猜他们会怎么回答呢?
艾莉森·高普尼克博士(Dr. Alison Gopnik)在《孩子如何思考》中提到了这个实验,并给出的实验结果是:大部分3岁的孩子会自信地说:“别人会觉得里面装的是铅笔!”而更多的4岁左右的孩子却会说:“别人会觉得里面装的是糖果。”
在这个实验里,3岁的孩子看到了装满铅笔的糖果盒子,却不能理解其他人并没有看到糖果盒子里究竟有什么,仅可能通过常识推测出盒子里有糖果。随着年纪的增长,4岁的孩子会通过经验修正自己的心理理论,更好地理解别人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可能会做什么。
孩子最初从情绪、动作开始慢慢建立起心理理论,他们会慢慢发现人们的一举一动的意义,随着新的发现,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试着理解这个世界,逐步意识到人们有着自己的喜好、感知、想法以及性格,然后从中总结出自己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看到的世界。
换句话说,孩子们并不是只有一个心理理论,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多个心理理论。
那么,心理理论是怎么培养的呢?
在游戏中培养心理理论
研究发现,有假想同伴的孩子也更善于猜测其他人会如何想、有何感受、如何行动。反事实和假想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幻想游戏,也就是大人说的“过家家”。在游戏里,孩子们甚至会将自己的道德关怀拓展到假想的孩子身上。
之前在温哥华工作的时候,曾经在幼儿园里遇到过几个热爱演故事的小女孩。她们的“演”不仅仅局限于拿几个玩具做道具来讲故事。有时候,她们甚至会占领整个玩具房作为舞台,还会认真地卖票给观众,给观众安排座位。
我在幼儿园工作的最后一天,这些孩子照例又聚在一起演故事了。小女孩Sally过来邀请我去看他们的表演,我答应了。这时候,另一个小朋友Alyssa跑过来要我买票了。
Sally却替我拒绝了,“不不不,今天是Kris最后一天来这里了,我们不能收她的钱。”
Alyssa大概是觉得Sally说的有道理,把我安排在了第一排最中间的座位上。
这天究竟演了什么故事我已经不太记得了,但是这个要不要买票的故事我却记得很清楚。这就是一个假装游戏。不管是表演、买票还是安排座位,都是在假装的情况下进行的。游戏中,Sally想要给最后一天来工作的我一个临别礼物,所以她“送”给我一张免费的演出票,而Alyssa也跟上了Sally的思路,给我安排了最好的座位。孩子的心理理论,正是在这种不起眼的游戏中培养的。
在故事中培养心理理论
随着年纪,假装游戏或许会慢慢淡出孩子的视野,家长又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培养心理理论呢?不妨,和孩子聊聊故事吧。
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故事里,有一个尼尔斯差一点儿就成功拯救了海底城的故事。
童时故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主动式阅读礼盒)插图
如果去问孩子,尼尔斯为什么没能成功,大概会得到许多截然不同的答案。这个时候,家长不妨做一次孩子的“脚手架”,用一个个简单的问题打开孩子的思路,帮助孩子换位思考。
“如果让你去拯救海底城,你会怎么做?”又或者是,“你觉得,尼尔斯如果能重来一次,他会怎么做?”
这样一来,孩子需要主动开始思考有哪些细节影响了故事的走向,帮助孩子更好地理清阅读脉络,体验人物感受,完善自己的心理理论。
所以,不管是假装游戏,还是改编故事,培养孩子的能力都不止是玩玩而已,而是在成人有目的地引导下,以玩的形式引起孩子的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本文由优加全球胜任力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多伦多大学教育学硕士Kris.S原创,“向日葵国际教育”经授权发布,欢迎分享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向日葵管家:xhdjtjy,申请授权!
参考的视频资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0kQYsiaYL8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