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教育观察 >
摘要:
尖子生不是“补”出来的,过度“进补”的孩子通常压力过大、不会思考!在培养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家长所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正直、善良、宽容、谦和的...
在“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6)”上,北京汇文中学校长陈维嘉在演讲中说:尖子生不是“补”出来的,过度“进补”的孩子通常压力过大、不会思考!在培养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家长所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正直、善良、宽容、谦和的人品,是乐观、独立、不惧困难的性格,是独立生活、自我管理的能力。
君子不器,教养始成——兼谈传统教育与人才培养
文/陈维嘉 北京汇文中学校长
我是一名从教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问题有极大的兴趣,今天站在这个平台上和各位专家、各位热心于教育的朋友们交流一下教育问题。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从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谈谈如何成为人才,如何准备参与国际教育,并在国际教育中得到成长。
陈维嘉校长在“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6)”发表演讲
中国教育的首要任务,还不是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
走入世界的中国人,若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具有君子之风,是易于得到他人的尊重、赏识和接受的。
中国的家庭观念和学校观念都非常重视“人才”,普通家庭“望子成龙”,入好学校、送孩子出国读书均与这一观念有关,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在谈如何培养拔尖人才、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钱颖一,在不久前的一次关于教育的论坛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对中国教育问题的三个观察:“均值”与“方差”》的演讲,引起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他的基本观点是“中国教育的首要任务,还不是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教育必须树立‘育人’重于‘育才’的观念。说到底,培养真正的‘人’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我很赞同钱教授的观点,我理解一个学经济的教授说这番话,并得到许多人赞同,是大家意识到当前人的素养教育出了些问题,这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而且还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的素养是一个真正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做人准则,是人格底线。教育除了具有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对人的素养培养和人的价值塑造以及对文明社会建设也非常重要。人的素养低,难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也是人成为一个真正人才的重要掣肘。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孩子在学校里学业成绩优异,怎么可能不懂素养呢?怎么可能打架甚至违法犯罪呢?”我接触过的人中,有的认为素养就是学习文化之外再学会弹琴、绘画等等,工作中会发现一些家长日常较少认真指导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化解矛盾,甚至没有指导过孩子如何文明礼貌地与他人交流,认为这是学校老师应该教育的。然而老师也回应:“谁家的孩子这么没有家教!”
如何让一个孩子有教养
如何让一个孩子有教养,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古代儒家所推崇的“君子”。君子,是有德行、有教养之人。儒家提倡三种德行:“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庸》所载对“智仁勇”的释义为“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好学近乎智”倡导每个人热爱学习、勤奋学习、学会学习。一个有智慧的人,是好学的人、有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博学多才的人。“力行近乎仁”倡导每个人要有道德和仁爱之心,在实践中养成高尚品德,通过对社会、对他人无私的爱和不求回报的奉献养成仁爱之心。“知耻近乎勇”倡导每个人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养成一种反省的精神和改正错误的勇气,是“好学”与“力行”能持久坚固的保证。
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应该在青少年人生成长道路上一些最为重要的节点,给予特别的重视,引导他们既要有“独善其身”的自律精神,又要有“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对社会负责。自由的权利是建立在承担责任基础之上的,多一份自由,就多一份责任,而非单纯强调特立独行、张扬个性。
我认为在家庭教育环境中,一些家庭的“溺惯”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现在,城市家庭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家长提供给孩子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几乎无条件地满足各种要求。但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家长所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是正直、善良、宽容、谦和的人品,是乐观、独立、不惧困难的性格,是独立生活、自我管理的能力。
台湾星云大师在《小,不能忽视》一文中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件事。“一天,无意中看到附近洋学校的小朋友的课本上有这么一段话:‘短衣短裤上学校,从不迟到一分钟。’……直到现在,我向来为人所称道的守时守信习惯,实则源于这小小的一句话。”在这个意义上说,君子是“教”出来的。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论及德之本质时说:“人们实行义务,一开始多数出自于勉强,久而久之,也就因为习惯而变成了本性,安于履行,自然而然地就会欣然符合义务的要求,这就称作道德。”在这个意义上说,君子之风是“养”出来的。
《论语·为政第二》中有句话:“子曰:君子不器。”一般意义上的解释是说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应该博学而多才艺,不应像器物一样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
也许,我们不应该过分夸大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作用,毕竟,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学生“器”与“不器”,学校和家庭教育应该有所坚守,发挥教化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君子之风。
给孩子自由时间,让其去思考、去质疑
客观的说中国大规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是很有成效的。从小学到中学,与同一年龄段、同一学习阶段的学生作跨国比较,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是一些发达国家都望尘莫及的。如果否定这一点你就无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也无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数十万留学人员,在国外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正如一些分析家所说“中国教育优势对推动经济在低收入发展阶段的增长非常重要,因为它适合‘模仿和改进’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流水线式的重复性工作。”
在肯定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就时,我们也意识到现有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在动手能力、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欠缺,这种欠缺影响到了人的创新能力。好奇心和想象力部分来自天生,但是我们后天的教育没有把人先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给予充分的激发。
家庭教育:过度补习剥夺了孩子的“自我思考”
从家庭教育看,如今,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上课外辅导班的孩子凤毛麟角,从学前到高中毕业,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就是在不同的辅导班间赶场。但是,投入了大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后,真的能够“堆”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吗?
我教了这么多年书,又当了这么多年学校管理干部,几乎没看到哪个学业突出的孩子是"补"出来的。尖子生不是“补”出来的,家长千万别以为,自己投入了、努力了,孩子就一定能出类拔萃,事实上这是极具或然性的事情。好多家长看到别的孩子补课就坐不住,坚信"只要补了就比没补好",但事实上,不必要的补课,真有可能把孩子补坏了!过度“进补”的孩子通常会出现两个问题:其一,不会思考。“自我思考”是孩子必须的学习过程。由于在辅导班上已经学过一些皮毛,有些孩子自认为学会了,不再跟着老师的节奏主动思考。久而久之,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其二,压力过大。事实上,适当的压力确实有促进作用,但压力太大则会适得其反。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孩子,因为学习压力超过承受范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厌学发展到排斥集体,排斥同学和家庭,这与家长的初衷可谓背道而驰。
学校教育:如何理解“因材施教”?
中小学校日常教学中也有一些偏颇,例如怎样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多数学校通常的做法是让一些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学多一点、学深一点、学早一点”。表面上看,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成绩更突出了,但真的是让这些学生对知识更有兴趣、或更有想象力、更有能力了吗?
培养一个优秀学生也不单单是“学多一点、学深一点、学早一点”这种形式的“因材施教”,而是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空间。也就是要给学生们,特别是给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们,以更多的可支配时间、更宽容的环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去成长。
系统传授知识VS布置任务、发现知识
我也留过学,我曾经比较过我国的基础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之间的差异,各有所长,也有他自身的问题。我们真的不能用知识学习“深”或“浅”“多”或“少”,学习时间“长”或“短”,学习方式“好”或“坏”去简单概括。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学业上同样是非常艰苦的。由于教育理念的不同,我们的教师多依据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注重系统传授理论知识,要求学生熟记知识要点,实验操作更多是为了证明所学理论的正确,也有一些教师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采取填鸭式学习,“文科靠死记硬背、理科靠大量做题”。美国中小学会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多以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查阅资料、动手操作、思考探究和领会感悟比知识本身的记忆更重要。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
比较美国的教育我们的弱点在于,由于教学多以课本知识、考试大纲、记忆知识为主,久而久之让学生习惯了依赖,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缺失,特别是不敢于、也不善于提出问题。这种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在国外,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艰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另外,练就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毅力。一定意义上说精英不是天才,是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改变我们的学习现状,既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鼓励学生求真求知,敢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学习态度,重视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还要客观评价一个孩子,不能只用分数一把尺子,这对孩子不公平。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的擅长艺术,有的擅长体育,有的很会读书,各有千秋,但“全才”凤毛麟角。作为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更不能忽视人本身的“内容”。因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想最终胜出,分数之外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6)”由现代教育报社、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共同主办,于京沪跨城举办。论坛邀请中美两国40多位教育专家、学者、校长、实践者、资深媒体人士齐聚一堂,直接、务实、深入地探讨“培养国际化领袖:家庭教育的作为”,直面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人才培养问题,集思广益以帮助更多教育者、父母和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感受成长的力量、圆梦国际化领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