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教育观察 >

为什么孩子不想跟大人一起玩?

2016-01-29 09:34 | 编辑: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 | 作者:赵学敏

分享到:

摘要:

在游戏的王国里,孩子悠游自在,很多成年人却感觉自家像个局外人。我们都曾经在那个国度里快乐生活过,但现在似乎全忘光了。所以,我们在我们的世界里,孩子在他们的世界...

  玩,一件自然而有趣的事情,但在某些时候对某些爸爸妈妈也会构成挑战。

 

  最近遇到一个妈妈的问题:

 

  我女儿8岁,上小学三年级。我们的关系一直很亲密,从小一起阅读,一起参加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但她现在越来越不愿跟我们玩了,即使跟我们在一起,也总是一副很无聊的样子。比如周末我和她爸爸跟她商量去哪儿玩,她要么说“不想去”,要么说“随便”,逮着机会就埋头看自己的手机,流连于班里同学建的各种QQ群。我有时想想感觉很失败。

 

  一个8岁的女孩儿,对爸爸妈妈的提议不感冒,会对什么玩法有兴趣呢?

 

  我小范围做了一个针对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大人普遍认为好玩的事情,比如全家一起去游乐场、爬山、住“农家乐”等,他们都投“无聊”票。理由如下:

 

  ·大人觉得只要不上班就是玩,太没追求了。

  ·去游乐场,每次都是旋转木马、轨道火车、碰碰车,想玩玩激光战车、自控飞机,他们就反对,说“不安全”;有时可以玩过山车,他们也会很紧张。

  ·跟他们出门,无论做什么,其实他们最喜欢的是聊天和打牌,爬山聊天,爬到山上打牌;住到“农家乐”里也是打牌、看电视和睡懒觉,跟在家里一样。

 

  可见,大人觉得周末出游是脱离日常工作的放松,随意聊聊天、随便走走看看就好,但对于孩子,走马观花的玩法多来几次,就会失去新鲜感,就会觉得不好玩,还不如在家里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游戏。

 

  玩,到底是什么?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提到一个原则:小孩子玩的玩物是要“活”的,不要“死”的。所谓“活”的玩物就是变化很多,小孩子玩了不容易生厌;所谓“死”的玩物,就是呆板的,不会变化的,小孩子一玩就要生厌。比如皮球就是“活”的,孩子拍拍它,它会跳起来;踢踢它,它会蹦起来;拍得愈重,它跳得愈高;踢得愈重,它蹦得愈远。积木也是“活”的,孩子拿来可以造桥、砌屋、建塔、筑城、做床、制桌等,所以孩子也喜欢玩它的。

 

  所以,对于小小孩,我们要提供“活”的玩具;而对于大小孩,则应该提供“活”的玩法。

 

  什么是活的玩法?

 

  以爬山为例,按部就班地爬山固然可以达到一定意义上强身健体的目的,但却是“死”的玩法,参与者也不会感到新奇,从而特别投入。如果我们拟定一个主题,可以是赏**花或者观**叶,也可以是观察**蝴蝶或者**雀,去之前先做一番书面调查和准备,出游的时候像专业人员进行博物探索一样认真对待,那就“活”起来了。后一种玩法,要投入更多精力,但是于孩子来讲会更有趣,收获也会更多。

 

  都是玩,从无聊到有趣,有什么不同呢?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都建立在其原始本能之上。他说儿童生来便存在四种本能或冲动:

 

  (1)社会冲动,表现为与人交谈和分享经验的本能;

  (2)建造的冲动,表现为游戏、活动和制造物品;

  (3)探究的冲动,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和调查;

  (4)表现的冲动,表现为以艺术的方式进行交流。

 

  这四种本能或冲动,使得孩子会特别投入地“游戏”。对成人来说,游戏是与“工作”对应的“放松”,甚至有时觉得即使无聊地待着也好于辛苦工作,所以对于怎么玩往往没有大追求;但对孩子而言,游戏本身就是工作,大部分孩子都非常热爱这份工作,这是他们交朋友、体验生活以及探索学习的重要途径,他们对于怎样翻新玩的方式不厌其烦,追求永无止境。

 

  为什么大人失去了玩兴?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一书中谈到:“我们已经失去了游戏的能力——由于缺少练习,由于杂务缠身,由于怕这怕那——这种损失却成了我们与孩子相处的障碍。”

 

  为什么大人会失去游戏的能力?劳伦斯·科恩分析了一种原因:“一直到最近,孩子才开始拥有比较充分的游戏时间。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大人跟我们玩得很少。在青春期或刚刚成年时,身为大人的我们差不多都不再玩游戏了,我们甚至已经忘了怎么游戏。我们以体育竞赛或度假休养取代了游戏,但这些活力都比不上儿童游戏的自由自在和充满想象。”

 

  在游戏的王国里,孩子悠游自在,但很多成年人却感觉自家像个局外人。我们都曾经在那个国度里快乐生活过,但现在似乎全忘光了。所以,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游戏想法时,会显得迟疑、迟钝,或者不感兴趣,无法真正融入;慢慢地,孩子会总结:大人们不会玩,也不愿陪我们玩,所以懒得再提一起玩的要求。然后,我们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在他们的世界里,虽然天天见面,但是却缺少真正的沟通。

 

  所以,想要重新变得“好玩”,那就向孩子学习,放下架子和面子,投入地跟孩子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增进彼此了解,加强亲子关系的联结。

  

  延伸阅读

 

  自由玩耍,不可或缺的童年经验

 

  20世纪90年代,挪威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游戏场要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挪威特隆赫姆毛德皇后大学儿童早期教育学家艾伦·桑德斯特(Ellen Sandseter)当时刚有第一个孩子,亲眼看到家附近一个又一个游戏场变得日益雷同,成为无聊的地方。

 

  当年,桑德斯特的硕士论文研究了青少年对风险的需要。她注意到,如果不能通过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要,一些孩子会发展成更鲁莽的行为。于是,她开始观察和采访挪威游戏场的孩子。2011年,她在《进化心理学》上发表了研究文章《儿童冒险游戏,从进化论角度看惊险经历对反恐惧的影响》。她的结论是,孩子有尝试危险和刺激的天生的心理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做的事情就必须是危险的,只需要让他们感到自己在做危险的事情。在这篇论文中,她提出可以尝试的冒险游戏:

 

  1.探索高度,或者得到“鸟儿的视角”,她称之为“高度足以唤起恐惧的感觉”;

  2.使用危险的工具,比如剪刀、刀或者锤子,一开始孩子似乎难以掌控这些工具,但是他们会学着去掌控;

  3.接近危险的因素,在河流、湖泊、海洋、池塘、水池边玩耍,在火堆附近玩耍,这样孩子会意识到周围有危险;

  4.混打游戏,比如摔跤、玩乐性打斗,孩子能学会处理攻击与合作;

  5.速度,比如快速骑车或者滑雪;

  6.迷路和寻找方向,当孩子们感受到迷路的危险时,会有强烈的探索未知领域的冲动;

  7.探索自己,这种冒险游戏对孩子是最重要的,桑德斯特说:“当他们独处时,能学会对自己行为和决定的结果负全责,这着实是一种非常惊险和刺激的经验。”

 

  (延伸阅读节选自《自由玩耍,不可或缺的童年经验》,《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6月第22期)

 

  (赵学敏,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十几年来专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曾主创搜狐网在线访谈节目“对话的逻各斯”,策划出版了大量教育主题图书。)

 

版权声明

  本文由赵学敏原创,授权新航道家庭教育独家发布。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转发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他公号转载,请发邮件至nc-jtjy@xhd.cn获取授权。

 

 

活动预告

拼音大冒险,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学拼音 | 童时游戏会(优加专场)
万圣节尼尔斯带你游瑞典 | 童时游戏会亲子活动火热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