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教育观察 >

陈丹青:父母要保持孩子的“动物性”,克服自己的“家长欲”

2015-11-23 05:19 | 编辑: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 | 作者:陈丹青

分享到:

摘要:

我要对家长说的只有一句话,13岁以前的小孩,在绘画上或任何文艺兴趣不要多说他,他要做就让他做,少啰嗦。

  意大利的导演费里尼说,全世界的孩子在五岁以后送到幼儿园就被扼杀了。虽然可能有点极端,但我的观点跟他相似,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变得不像一个孩子。人越长大,越是一个变麻木的过程。不看天,不看星星,不看花,也不看树,脑子里更多想的是挣钱、当官。

  法国有一个很著名的风景画家叫柯罗,他晚年说“我每天早上醒过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我的岁数越大越明白这句话,孩子们都是我的老师,没有学画这件事情,甚至没有画画这件事情,要紧的是大家都有眼睛。

 

中国家长要克服“家长欲”

  “家长欲”是很可怕的。现在的孩子很辛苦,一天到晚被逼着学钢琴、古筝、英文……这时候有一个最可怕的东西丧失了,他们长大会恨家长,说自己没有童年,一天到晚在上课。要让孩子有独立思想,首先家长要克服自己的“家长欲”。比如我克服自己的方式就是,当我看到周围的那些画,有些我喜欢,大部分我不喜欢,觉得太教条,不真实,不感动我,那么我就不要那样画,而是想办法画出真实且感动人的画。

  其次,中国家长有一个需要克服的趋势,那就是太把一个孩子当孩子。他是他自己,他有他的爱好和才能,只是你一时看不出来。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应该怎么学画,怎么能够画得像你这样。问题不在这个地方,问题是你了解不了解你的孩子?你在不在冷眼观察他,他喜欢什么事情,讨厌什么事情,这里面的教育就开始了——如果可以叫做教育的话。有些孩子可能对所有艺术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但对枪、兵舰、武器有兴趣。家长最要紧的是冷眼看,然后带着孩子走向他感兴趣的地方,而不要强行带他去他讨厌的地方或者没感觉的地方。

 

对低年龄的孩子说概念,非常有害

  13岁以前的孩子,我主张不要跟他解释什么是“美”,什么是“古代”“现代”。如果带他到博物馆去,什么都不要对他解说。他听不懂,还会厌烦。就让他看,如果他实在不要看,就带他出去,他想吃、他想玩,保持他的“动物性”,就让他玩儿。

  不要太早灌输这么多词汇给孩子,什么“大师”“艺术”“美”“教育”,这些都是大人教他的词,不像孩子。我们的概念教育开始得太早。

  对于那些早熟的、特别敏锐的、可以说有天分的孩子,在十岁至十五岁之间时,你就要特别地留心,就是他到底喜欢什么——哪件事情你打他他都要做,拽都拽不回来。这时候如果他喜欢的正好是画画,正好是音乐,正好是写作,或者是科学实验,你就要带他到好的环境,能够耳濡目染,周围有同样的孩子,这就对他非常重要了。至于所谓美术史、古代、现代、这个派、那个派这些所谓的概念性东西,我想差不多要初中以后他才会开始对这些词语、这些概念感兴趣,而且有理解力和判断力,这都是后来的事情。

  

父母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

  有家长说孩子崇拜我,其实他只是听说,从媒体上听说这个人,然后小孩就会向往。按照孟子的说法,所有的小孩,在童蒙的时期,最崇拜的人其实是爸爸和妈妈。所以爸爸妈妈这个角色很难当的,你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你已经失去了他对你的爱,或者在另外好的情况下,你可能指引了他一辈子,因为他会学习他在爹妈身上看到的东西——我也要像爹妈那样子,像他那样做饭,像他那样走路,像他那样东张西望的样子。

  人是模仿的动物,同时又是一个下载的动物。电脑有下载这个词,所有小孩子的脑袋,你带他到任何场合,无论是开心事、伤心事,他不管懂不懂,他已经下载了。下载以后可以储存很久,等到他懂事了,受了教育,智力发达了,他会重新反举这些早年下载的印象。所以爹妈是真的不好当,你不留意间已经在教育孩子,或者已经在毁坏这个教育。

  

不要对小孩说出价值判断的词,对孩子喜欢做的事少啰嗦

  我在世界各国博物馆总是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大人抱着婴儿在参观,其实婴儿在睡觉,但这是一种“胎教”,是非常好的“婴儿教”,这同带其去嘈杂的饭店或商场、而孩子在睡觉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另一种则是经常会看到小学和中学的老师领全班同学,直接进入博物馆。那并不是浏览式地看,而是老师做过功课后,带领同学们来到某一张画面前,然后就在那里上一堂课,一讲就是一两个钟头。

  在国外,老师会有一些词汇选择,他如果觉得这幅画不是很好,他会说:That’sinteresting(有意思)。尽量不要对小孩说出价值判断的词,大人说好或不好,对或不对,就是在“扼杀”,小孩的童真就这样“被杀掉了”。可是特别顽强的小孩,你再扼杀他,枪林弹雨,最后他拿起笔又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是少数天才,甚至长大了他真的变成一个天才画家。

  所以,我要对家长说的只有一句话,13岁以前的小孩,在绘画上或任何文艺兴趣不要多说他,他要做就让他做,少啰嗦。如果孩子没有得到认可,他看到画作对比后沮丧时,就让他去沮丧,因为他第二天醒过来又好了,去画的仍是那个样子,他有很顽强的动物本能,保护他这个本能,这时不需要家长去引导。

  

(来源于《北京青年报》)

活动预告

拼音大冒险,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学拼音 | 童时游戏会(优加专场)
万圣节尼尔斯带你游瑞典 | 童时游戏会亲子活动火热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