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专家专栏 >

跨文化交际:中国留学生的“痛”

2017-05-31 05:40 | 编辑: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 | 作者:陈采霞

分享到:

摘要:

孩子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怎样跟别人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国外是否能很好地适应。

 
        陈采霞,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翻译学硕士,曾任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著有《一路阳光——麻省理工金融小子成长记录》。陈采霞教授的儿子本科时取得会计、金融、电子工程三个学位,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金融工程硕士,并作为优秀毕业生毕业,现就职于美国谷歌总部。
        陈采霞教授先后受邀在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全国各地开展了近百场家庭教育巡回讲座,数万家庭受益。《中国教育报》、《留学》杂志、人民网、腾讯网等全国多家主流媒体多次对陈采霞教授进行采访和报道,刊发她的观点文章。
 
以下内容节选自陈采霞教授在“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7)”北京论坛的发言——跨文化交际:中国留学生的“痛”。
 
 
跨文化交际:中国留学生的“痛”
 
 
交际能力是成功留学的关键
 
在出国留学之前,家长们会关心很多问题,首先是孩子是否有动力?会不会好好学习,能不能考一个好分数?紧接着家长们焦虑的是学校,中国家长特别看重学校排名,最后还要帮孩子考虑专业,目前家长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商科、理工科和工科,其他的不会选,因为这些专业不好就业,“钱”途不是很乐观。
 
送孩子出国,只是留学生活的第一步,前面提到的问题固然重要,但能够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才能真正成功的留学。孩子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怎样跟别人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国外是否能很好地适应。其实,不论是否出国留学,既使在国内,我们的家长也要教会孩子怎么样跟别人交流。
 
 
大量事实证明,交际成功使留学生活如虎添翼,留学在外能够交流,并且交流得很好,那么出国留学就等于成功了;反过来说,如果交际失败就是雪上加霜,使原本痛苦不堪的留学生活更加黯淡无光。其实,一般人都是愿意交流的,都是想交流的,但是很多人就是没有这个能力,或者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这样的孩子在国外很痛苦。举一个例子,某学生在国外上课听不懂、作业完不成、学位拿不到,在这种情况下,他本来就很难受了,还一天到晚关在家里不能跟别人交流,或者想交流而不能,他在国外会开心吗?他不希望自己能改变吗?所以说交际能力是决定留学成败的关键。
 
根据我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经验和我自己这么多年对留学生的研究,我把留学生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只跟中国人打交道,第二种同时和中国人、外国人打交道,第三种更多与外国人打交道。
 
第一种人肯定有问题,也是很容易出现的类型。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可能在第一种类型就停滞不前了,他们胆小、不自信、图安逸,结伴“取暖”,结果就一直被卡在这里了。
 
我孩子在出国前也是有过这样的阶段,因为被同一所学校录取,他和一位北京同伴约好去美国后住同一个宿舍,后来发现他们不仅被安排在了同一个宿舍,另外两个室友也是中国人。当时直觉告诉他这样不行,他和北京好友同时提出要求要换宿舍,“我们要住同一个宿舍,但宿舍里不能没有一个外国人。”最后的结果是,我的孩子被安排到一个纯美国人的宿舍。所以,从到美国的第一天起,他就完全生活在美国人的环境里,这个对他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他出去的时候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但面对当时的局面,他没有退缩,而是大胆地接受了挑战,然后发现其实也不难。正因为选择了接受挑战、积极调整并大胆尝试,他很快变得自信强大起来。
 
第二种人确实会跟其他国家的人打交道,但这个打交道却不够积极、不够深入。他们能够正常学习、生活、取得文凭,但是可能无法找到工作,或是无法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在国外的根扎得不深,在投简历、面试、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很容易露出破绽,因而失去一些好的发展机会。很多毕业之后想留在国外发展却得不到机会的孩子,可能就因为他们是第二种类型的人。
 
第三种人是最理想当然也是最难达到的状态。更多地跟外国人打交道,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生活和文化传统,了解别人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要以为更多地和外国人接触就是崇洋媚外、瞧不起中国人,我们花钱出国留学目的是去向人家学习,都不与人家交流怎么学习?真要爱国有的是机会和方法,让外国人多了解中国人、让外国人多见识中国人的优秀,这才是真正的爱国呢!再者,若我们不能有意识地制造机会、培养交际能力,很有可能就会被甩到后面。
 
我的孩子在选择出国留学时候,就明确一个目标——留学不是去享福的,是去迎接挑战的。小的时候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在学校的表现虽也有一些亮点,但出国后的成长发展远比我想象中好。他在国外的生活精彩纷呈,不断地带给我们惊喜。为什么会越来越好?因为他真的找到机会突破自己了。
 
我们最终要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飞跃,如果这个目标达成不了,出国留学等于人到了国外,但是心却从来没有达到彼岸。这是出国留学一个非常大的悲哀。
 
 
如何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首先,要语言过关。很多中国孩子不敢跟外国人交流,首先是卡在语言关上。由于我们一直追求高分,忽略了能力培养,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其实我们应该追求“高能高分”,一高一低和双高区别十分明显,前者是叶公好龙,后者才是真才实干。高能高分是新航道培训追求的明确方向和目标,实在的能力具备了,高分是自然的收获。
 
其次,要有开朗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环境的因素。中国孩子从小在家里没有多少话语权,我们的家长不善于让孩子说话,还往往替孩子做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没有养成开朗、积极、主动的性格。现在孩子出国留学了,在国外生活,开朗、积极、主动的性格特别重要,有的孩子可能先天条件比较好,遇到机会之后自然会得到突破、释放,有的孩子却可能长期无法适应。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努力培养好的性格,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选择未来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如此,孩子的性格自然就会成熟起来。反过来说,如果孩子从来都不自己做决定,从来都是家长说什么是什么,这个孩子不可能变得开朗自信。
 
最后,还要有强大的能力。能力强大是指在一个方面很突出,或者很多方面很不错,而非十全十美。如果设定的标准是十全十美,什么都不能输给别人,那么结果一定是挫败,因为没有人能达到十全十美,我们把标准适当降低,就可以让孩子体验自信。有自信的孩子一方面会寻找自己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会去尝试在其他方面实现突破,能不断突破自己、一直在进步的孩子就已经是能力强大。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准备好了,孩子在国外会生活得更加轻松、快乐。每个留学生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每一段留学生活都是一段传奇。怎样实现梦想、怎样写好传奇,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追求梦想,共同谱写传奇。
 
本文根据陈采霞教授在“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7)”的演讲整理编辑,新航道家庭教育独家发布。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他公号转载,请发邮件至nc-jtjy@xhd.cn获取授权。
 
...................................................................
 
 
在“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7)”上,30余位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日内瓦文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东西方一流教育研究者,和北京四中、上海上师初级中学等名校校长,以及杰出国际人才,就“国际人才的核心素养:家庭教育的作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切实围绕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家庭的实际问题与需求,深入探讨在国际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家庭教育可以如何作为。
 
 
 

“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7)”·北京论坛部分嘉宾合影

 

“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7)”·上海论坛部分嘉宾合影

 

新华社、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中国网、央广网、《中国教育报》、《留学》杂志、《青年文摘》、《现代教育报》、BTV《北京客》等媒体发布了对本次论坛的报道。
 
..............................................................
 
陈采霞教授最新动态
 
 
家庭教育全国巡回讲座
第94场石家庄站
 
 
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时间:2017年6月3日09:00-10:00
地点:石家庄市建明小学
咨询电话:0311-8881 8688
 
扫描下方二维码,对话框输入“陈采霞”,阅读更多陈采霞教授文章,还可在线向陈采霞教授提问。
 
 

活动预告

拼音大冒险,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学拼音 | 童时游戏会(优加专场)
万圣节尼尔斯带你游瑞典 | 童时游戏会亲子活动火热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