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专家专栏 >

陈采霞:人才衡量标准在变,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2016-06-30 04:24 | 编辑: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 | 作者:陈采霞

分享到:

摘要:

如今的人才衡量标准正在发生变化,绝不是唯分数论。国外学校在录取学生时会看重学生的很多其他东西,比如领导力、团队精神、批评性思维、个人的特殊才能,分数只是一个方面

  

  “如今的人才衡量标准正在发生变化,绝不是唯分数论。国外学校在录取学生时会看重学生的很多其他东西,比如领导力、团队精神、批评性思维、个人的特殊才能,分数只是一个方面。”高考结束后,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陈采霞教授受邀接受《现代教育报》记者采访如是说。

 

《现代教育报》6月24日07版刊登陈采霞教授文章

 

  话题

  下图是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之一的一幅漫画。围绕着分数变化,家长分别给予孩子巴掌印和唇印,导致孩子们的哭脸和笑脸。一幅简单的漫画,却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分数与巴掌印、唇印的关系,折射了当下何种家庭教育理念?又带给家长们什么样的教育思考和启示?

 

  解析

 

 

良好的亲子关系 会更促进孩子成才

(陈采霞/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

 

  这幅画看似幽默好笑,实则折射出严肃而沉重的“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和“孩子怎样才能成才”的主题。

 

  首先,我鼓励家长亲吻孩子的行为,不论孩子的成绩表现。孩子若能接受这样的家庭教育不仅会变得乐观,同时会感到幸运,这对孩子将来的学习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其次,我对家长扇孩子耳光的行为表示愤慨。家长有给自己的孩子树立爱学习的榜样吗?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在他身边吗?孩子学习有问题家长想过办法吗?……我认为打骂孩子不仅反映出家长自身的无能,还说明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不够。

 

  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般都会智力发育良好,孩子存在学习障碍通常都与家庭环境有关,面对孩子的成绩不佳,家长不但不能责备甚至打骂孩子,反而要从方方面面寻找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努力把问题解决掉,这样才能收获好的学习成绩。

 

  总之,这幅画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如何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实际上是在考验家长的教育水平。家长要明白,一是如今的人才衡量标准正在发生变化,绝不是唯分数论;二是良好的亲子关系更促进孩子学习,更促使孩子进步。

 

  98分还不满意一方面反映中国家长对分数的盲目追求,另一方面说明家长的愚昧。分数不是绝对的,有时候60分比100分含金量还高。比如,很多美国高校在录取中国学生时很排斥满分学生,一是怀疑造假,二是学校还看重很多其他东西。比如领导力、团队精神、批评性思维、个人的特殊才能,分数只是一个方面。

 

  同时,孩子学习成绩好一般都是有原因的,家庭关系融洽、父母懂得和孩子相处、孩子没有压力等等。比如,我的孩子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不会太在意,我更在意他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只要孩子尽心尽力我认为就很好。正是因为孩子在遇到学习挫折、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有了我的宽容、理解和支持,他才会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最后,我的孩子考进了麻省理工学院。所以,聪明的家长是让孩子热爱学习、不断进步,孩子厌学、成绩不佳肯定有家长的原因。

 

  延伸阅读

 

  与陈采霞教授一并接受《现代教育报》采访的其他专家观点:

 

  看到这幅漫画,感触良多。在加拿大,这样的事情基本不会发生。加拿大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实行的是赞赏教育,批评的时候是委婉的低声批评,绝不会粗声大气地呵斥,更不会动手打孩子。积极赞美、委婉批评其实也是加拿大文化或北美文化的一部分。

 

  对孩子进行赞赏教育,就是本着正向积极的态度、传达正能量。无论孩子表现如何,只要认真、尽力了,家长和老师第一句一定是赞扬、肯定。即使表现差强人意,大家也会找到肯定的角度。比如孩子们踢足球,射门进了,周围人群一片欢呼,对方的家长也会给予掌声。如果没进球,大家会大声喊“试得好!”若孩子们行为举止不当时,家长、老师一般低声告诫孩子,或者用鼓励的话引导孩子。

 

  某次在家具城,我看到一个孩子钻在柜子里不出来,家长过去压低声音说:“请你出来,我们该走了,谢谢你的配合”,说完家长先离开。家长在警示孩子时,语气郑重地使用“请”“谢谢”这样的礼貌用语,让孩子感到气氛不同。

 

  加拿大家长批评孩子时,一般都是“三明治法”——夸奖优良表现,中间提出不足,再以夸奖、鼓励结束,让孩子看到不足但又不丧失自信。当孩子错误比较严重时,有的家长或老师会实行“出局”。让孩子回自己的卧室、一定时间内不许出去玩儿、或者短暂地离开教室,以示惩罚。加拿大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什么情况可体罚,家长不能违反。如果违反,邻居、老师甚至路人都可能报警,严重时会剥夺家长的监护权。

 

  无论批评教育还是小惩罚,家长和老师的目的都是更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规范,而非针对成绩。而国内一些家长的做法,在我看来,是功利的爱。孩子分数好,就爱;反之,就打。而北美的方法则是从帮助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家长和老师爱的是孩子本身,希望孩子们能快乐地成长,获得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性格、完善的心理等等,而非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单。愿家长们更多地爱孩子本身,而不是爱孩子的成绩。

 

  ——辛上邪/职业作家、加拿大新学术出版社社长

 

  从漫画中可以看到家长对两个孩子的不同期望,一个经常100分的孩子得了98分挨了一巴掌,而另一个55分的孩子即使只有一点点进步,也得到了奖励。

 

  这让我想到了在做电视节目中经常看到的情节: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一直优秀就自然成了顶梁柱,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他的身上,让这个相对优秀的孩子不堪重负。而另一个不太争气的孩子,却总是受到家庭的特别照顾,家长对待弱势孩子往往会低标准和宽容,这就会让弱势的孩子越发无能和依赖,从而更加不思进取。

 

  随着二孩时代来临,我特别想提醒父母,可以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但前提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公平的对待,而不是让孩子有“欺强扶弱”的感觉

 

  同时,希望家长更多的关注优秀的孩子。一个看似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不会给他设定过高的标准,而会提出让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就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孩子看到了希望、增加了自信,就会更有动力去不断进步,从而取得好成绩。

 

  而那个一向优秀的孩子,从心理角度来看,他们一定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谁能永远保证100分和第一的位置呢?98分已然是很好的成绩了,可等待他的是责骂和惩罚,这样难免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负向的心理压力就会让孩子越发的谨小慎微,从而变得自卑、不自信。

 

  家长表达期望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那么这种期望就变成了一块沉重的石头时刻压在孩子心头。图片中得100分的孩子在学习上本身已经很优秀了,父母就要适当放松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硬性要求,不要再加码,而是要着眼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优秀的孩子其实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柏燕谊/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

  (本段节选自《现代教育报》2016年6月24日07版,文/记者 王小艾)

 

 

活动预告

拼音大冒险,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学拼音 | 童时游戏会(优加专场)
万圣节尼尔斯带你游瑞典 | 童时游戏会亲子活动火热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