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教育观察 >

走进《绿山墙的安妮》,体会人物间的关爱、联结、互动!

2021-01-11 09:36 | 编辑: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 | 作者:

分享到:

摘要:

 

《绿山墙的安妮》书中的人物几乎都不完美,但没有坏人,没有恶人,他们都那么真实,就如同生活中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果真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越读越发现其中的深意,也许,这就是精读的意义和魅力所在。

 

安妮

乐观、勤奋、敏感、学习力强、想象力极其丰富、喜欢表达,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量。安妮的乐观、冲动,很像生活中某些小朋友。她对友谊的渴望、对漂亮衣服的喜欢、对住客房的向往,都是一个孩子再正常不过的需要。任何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要义就是生存。生存的本能,会激发力量的产生。她在孤苦的幼年生活中发展出来的生存本领——幻想,很大程度上帮到自己度过那段苦难。而经过适当控制的想象力,对于安妮的学习、发展则成为了一个优势。

安妮对自己的红头发特别敏感,被林德太太当面评论,被吉尔伯特嘲笑后几年都不和他说话。与众不同的红头发,多次引发安妮与他人强烈的冲突,很大程度上也是她心中难以逾越的坎。染发失败不得不剪短后,安妮觉得自己不用那么在乎红头发了,她终于与自己对红发的执念和解了。

我认为这是安妮非常重要的成长,比她自己总结的数次在错误中的成长更为重要。读到这里,我想,我们每个人会不会有着自己的“红头发”情结?我们身上容易被引爆的那个点是什么?我们有觉察吗?我们到底是在意什么?有跟自己和解吗?红头发,也许就是我们身上不被自己认可的部分,可能是自己某个特点,可能是某个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也可能是某次不舒服的经历,它是我们的一部分,可是我们不喜欢,我们想要否认,我们想要“抛弃”它却无法改变。怎么看待自己的“红发”?是否敢于去面对?是否接纳?也许影响着我们前行的步伐。当我们找到、正视、接纳自己的“红发”,自我的成长就开始了。

安妮和吉尔伯特竞争了五年,进了女王学院后,他们之间的竞争仍然激烈,但“安妮不再为了击败吉尔伯特而取胜,她为了能战胜任何值得较量的对手而感到自豪。成为赢家固然是有意义的,即使失败了,她也不再认为生活是不堪忍受的了。”有了这样的认识,安妮的内心真正成长了。

 

马修

在今天看来,他就是一个社交障碍患者。在外面无法与女性交流,在家里妹妹面前,表达也有限。

即使有想法,也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大胆地说出来,马瑞拉得去猜。这样一个内向、不擅交际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关爱、欣赏着安妮,对安妮的成长极其重要。因为不管什么时候,马修对安妮都是无条件的接纳,无限的理解、信任,对安妮来说,意味着一份坚定的支持力量。

 

马瑞拉

看第一遍时,她给我的印象是善良、有责任感、刻板、克制,不愿意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总是吝啬自己对安妮的表扬。

看第二遍时,当我从边界感的角度来品味林德太太打听马修异常出行的原因,我发现了马瑞拉面对林德太太时那份淡定,她的理性使她在面对林德太太过度的好奇心、对别人家的事指手划脚、多管闲事时,能做到既不生气,也不讨好,而是不紧不慢地和对方讲收养孩子的初衷,并表示也做好了可能有风险的心理准备,很好地处理了和林德太太的关系。对马瑞拉,我多了几分欣赏。

第三遍看时,书中描述她克制地爱着安妮,“这种爱意原可以轻而易举地用言语和神情表现出来,但马瑞拉却怎么也学不会。但是她还是爱着这个灰眼睛的苗条小姑娘的,这是一种越来越深切、越来越强烈的柔情,只是不动声色而已。事实上,她担心自己过分娇惯她了。”读到这里,我觉得她怎么那么像当今中国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的父母,乃至现今已为人母的自己,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却不表达,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我对马瑞拉多了几分理解。

第四次、第五次读时,对安妮结交真实生活的朋友、控制想象力的劝告,对安妮受教育的规划,对安妮的情感变化等,无不体现了马瑞拉的理性对于爱幻想的安妮有着很大的帮助。而马瑞拉对自己的觉察,以及她后来主动为安妮买最时尚的布料,对安妮朗诵的支持,正像时下许多家长一样,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马瑞拉的教育观念也在改变,她也在成长。我很高兴自己能从这么多角度去看待一个人物。

 

斯潘塞太太

书里笔墨不多,却是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她的失误,孤儿院的安妮就不会成为绿山墙的安妮。她是一个大好人,自己养了一个女儿,又到孤儿院领养了一名女孩。

马瑞拉带着安妮去搞清楚事情来龙去脉时,她见到安妮亲切地打招呼,问过得好不好,她待邻居热情周到,身上闪耀着善良人性的光辉。

 

艾伦太太

牧师的妻子,安妮的偶像,在我看来是一位出色的心灵导师。她有着慈悲之心和极强的同理心,关爱安妮,总是正向引导着安妮。

在马修去世后,帮助安妮走出内疚感,正确看待自己内心的感受,我认为艾伦太太是接纳与正能量的化身。

 

菲利普斯老师

他给人的印象并不太好,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惩罚学生,连林德太太也认为他有失公允。可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在离开学校时,孩子们都哭了,安妮和其他声称特别讨厌菲利普斯老师的女孩,也湿了手绢。孩子们可能会顽皮捣乱,可是他们的心地又是多么纯真、朴实、善良、包容。

菲利普斯老师也并非一无是处,他爱诗歌,教学生知识。他也能看到学生的优点,给与肯定,他在商店告诉马修,安妮是班上最聪明的学生。他,就像我们身边并不完美却尽职尽责的老师。

《绿山墙的安妮》让我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动、联结是多么的美好!如果没有来到绿山墙,孤儿安妮的人生不知会是什么样。而没有安妮的绿山墙,就是一个远离邻居的农庄,马瑞拉和马修日复一日地过着同样的生活,逐渐老去直到生命终结。当他们收养了安妮,生活中添了许多忙乱,增加了负担,却也带来了无数的欢笑。他们给了安妮一个家,一份人性的关怀,他们孤老的人生也富有了色彩,付出,为他们的生命增添了意义。

在《小王子》里,狐狸对小王子说:“对你来说,我只是一只狐狸,跟其他的狐狸一样,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咱们俩就彼此需要了。对我来说,你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对你来说,我也一样……”。驯养,就是建立感情联系。马修和马瑞拉抚养了安妮,在她身上倾注了感情,花费了时间、精力、财力,而正因为这些付出,正因为有了情感的联结,彼此对对方而言变得如此重要。当安妮从屋顶摔伤后,马瑞拉突然意识到,“原来安妮对她来说已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安妮更宝贵的了”。而安妮愿意放弃女王学院的机会回到马瑞拉身边工作,照顾她,我认为这不是牺牲,并不仅仅是报答收养的恩情,也是因为对安妮来说,马瑞拉很重要。

感谢加拿大作家蒙哥马利,也许她没有亲生父母陪伴的童年也如同安妮孤苦。但她书中语言幽默,笔下人物呈现出真、善、美,我相信她一定也生发出了自我发展的力量。安妮被马克·吐温认为“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这部一百多年前的作品,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位今天的中国读者,带给我许多思考和触动。也许读书就是透过文字穿越时空,调动自己的知、情、意,从他人的故事中领悟生活,读懂自己。

作者手记:之前和大女儿一起听过朗读版《绿山墙的安妮》,大概了解了其故事情节。如果不是因为此次教学选了这本书 ,它也就是我眼中的儿童必读书目之一,至于好在哪里我并不能说得很清楚。为了带四年级博雅班同学共读此书,我看了几遍,越读越喜欢,发现它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成人品味。

这本书的共读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前期自主阅读,看完书后有四次交流课,每次约1小时。从了解作者、时代背景、梳理全书框架,到领略书中美丽的景色,进行冲突分析、人物分析,大家探讨的热情较高。我希望孩子们无论是看待小说中的人物,还是生活中的他人以及自己时,都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避免陷入自我意识障碍和思维盲点障碍。

本文由两个孩子的妈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上海尚德实验学校航头分校拓展与探究型课程中心主任李顺碧原创,“向日葵国际教育”经授权发布,欢迎分享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向日葵管家:xhdjtjy,申请授权!

 

更多《绿山墙的安妮》伴读文章

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就是不懂得感恩?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一定要有朋友?

那个“犯错”的孩子,有时特别委屈

活动预告

拼音大冒险,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学拼音 | 童时游戏会(优加专场)
万圣节尼尔斯带你游瑞典 | 童时游戏会亲子活动火热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