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教育观察 >

留学观察:我在美国校园看心理医生

2016-12-07 03:39 | 编辑: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 | 作者:Amy

分享到:

摘要:

美国学校里都有心理咨询师,他们很愿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确实帮到了我。整个咨询过程帮助我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不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AMY: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留学生观察员,就读于美国学校高中12年级。她学业优秀,成绩全A,还多才多艺,不仅获得过钢琴八级证书,还跟同学一起制作过微电影;现在,她在美国学校里是校广播站唯一的国际生播音员,还兼职做文稿校对。各种“优秀”之外,AMY是“深度动漫爱好者”,她15岁“逼迫”父母同意放弃在国内知名中学的就读机会,只身赴美,追寻梦想——成为优秀的动漫配音演员。

..............................

 

  2014年12月,我10年级,那是一段因为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过得特别挣扎的时期。

 

  性格“独立”的我很在乎别人的评价

  我的性格是偏独立的——从小上学,在食堂午餐如果没人跟我坐一起也不会觉得是被讨厌了或是被孤立了;周末就算有时间也基本不会想约朋友出去玩,看电影也喜欢一个人去;过生日不喜欢搞Party或者邀请朋友一起过;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更是一潜水就一年半年——一直以来,我都是如此。我妈以前老担心我是不是心理阴暗或者在学校被人欺负了,但其实,我就是喜欢一个人待着而已。

  但另一方面,我确实在乎别人的评价,可以说是一个靠别人的意见才得以存活的生物,所以独处也可算是逃避——自己待着,不太会想比别人差多少这样的问题。但10年级的时候,好像突然之间,我发现自己几乎成了全高中部唯一一个在走廊里没人搭话的人。即使以前上学时习惯了独来独往,但多少还是有些朋友的;但当时,自己好像跟周围的‘社交群体’脱节了——其他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而我自己好像周围半径3米都没一个人影。

 

  同学玩笑说我“高冷”,而我却把这两个字当了真

  没有朋友也罢了,我还发现自己认识的所有人都很厉害——有人是知名网站的签约写手,有人吹长笛全州排名第二,有人是靠画功就能过活却成绩奇好的“转世达芬奇”,还有长得好看性格又好的女神、学识渊博还会做饭的大哥、学业拳击两不误的女汉子——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仿佛全身被泼了凉水一样,感觉自己别说在这所学校里,就是在学校的国际学生圈里也什么都不是。

  同学经常开玩笑说我“高冷”,但那时候真的没办法把这两字当成玩笑来看。当时这些负面的想法真的把自己逼得死死的。有一段时间,当我发现自己连学校也不想去之后,就决定去找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聊一聊,以防冒出什么轻生的念头。

 

  看心理医生,改变了我对朋友的定义

  刚开始还是比较警惕的。第一次去聊了几分钟后,就发现这个心理老师是自己喜欢的性格,所以就一直去,然后约了每周三一起跟她吃午饭,一直吃完10年级;11年级换了新的心理老师,去见过后,也喜欢,继续约了每周三的午饭;今年我依旧在跟这个去年陪她吃了一年午饭的老师每周三一起用餐。

  有了这段经历才发现,美国学校里都有心理咨询师,他们很愿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确实帮到了我。整个咨询过程帮助我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不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我改变了自己心中对“朋友”的定义——与其只把那些每天黏在身边的人当作朋友,我决定把整个学校的人都当成朋友:在走廊里看到人不管认不认识先打招呼,没有必要跟每个人都聊5分钟,一句Good Morning就足够了;看到谁穿了双漂亮的鞋或者编了个美美的发型,说一句I like your shoes / hairstyle,已经足够聊1分来钟;开通了一个Facebook账号,有时评论一下同学的照片,第二天见到本人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聊起来了;学校的球赛什么的也去得更勤,谁知道能在观众席遇上谁呢?后来还参加了学校戏剧社的后台布景组,每天一起练习、演出的“战友”,吃饭时想不聊天都难。

  慢慢的,我发现好好利用社交网络还是很有好处的,现在回头看11年级时交的朋友,发现大部分居然都不是在课堂上混熟的。

  

活动预告

拼音大冒险,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学拼音 | 童时游戏会(优加专场)
万圣节尼尔斯带你游瑞典 | 童时游戏会亲子活动火热报名中